來到鹿港一定要唱鹿港小鎮嗎?不是,是一定要去走鹿港小鎮。

不過,你腳累,小孩吵,也可以坐阿伯踩的三輪車,現在台灣很少見了。
要去鹿港小鎮,一整個很興奮,
耳邊一直響起羅大佑的歌,想去看媽祖廟裏燒香的人們。
肚子很餓,叫了蚵仔煎、蚵仔湯(那碗有一千顆)、
炸水晶魚、蝦猴、龍珠、蚵爹、地瓜、豆腐、炒高麗菜,
再加上一個路上跟阿婆買的「芋粿」,裏頭有包肉餡,
真特別,就這樣我們吃得津津有味。
風螺、燒酒螺是越辣越好,
那個有訣竅的吸一口,螺肉入嘴,
好像少林寺功夫一樣,要精進必須要多吃,哈哈…
五顏六色的龍睛酥,真的很吸睛,托缽僧人緩緩行,其實更吸睛。
做轎、配鎖、手工燈籠、藤椅,還有那鍋炸得又熱又香的甜甜圈。
誰叫那古味十足的建築很殺記憶卡,鹿港算是保留很完整的,還可以看見古樸之味。
鹿港古街道形成彎曲的小巷,是早期聚落發展時,
居民沿著河道建屋而形成,這防風又防沙的巷子裏,
其實玩躲貓貓也不錯啊!


因為時間不夠,隨手拍了一拍,
下次有時間再請同學們解說,了解更深入。
值得一看的「八卦藻井」有五層,不用任何一支釘,這有學問了。

建築和雕刻極為精細,又因為沒有修整過度,還保留有古樸的木頭味兒。



各位同學,香要怎麼做?香要怎麼用?有了解嗎?
走一趟「施金玉三房」,可以認識製香的沈香和檀香,
還可以看見香的現場製作,還有各式各樣的香,很有趣。
用力填塞壓平再敲出來,就是可以的壽龜了,
等著出大日頭的時候就是以曬龜了,然後放在室內陰涼處,就會香味四溢。
我們去到了「魔菇部落」,看看很奇怪又好吃的菇,
是說,這些菇你都有認得嗎?
巨大的杏鮑菇常吃,黃色可人的是黃晶菇,
可愛的白晶靈菇(鴻喜菇),還有粉紅色的紅平菇(粉紅玫瑰菇)。
不要把外界的污染帶入廠房,先戴好笑的帽帽,
聽說前幾天有梳了半屏山的阿怡不願進入,
怕帽子壓垮山頂,接著穿鞋套,
自動的蠻好,一踩就上腳,
再來就是進門自己轉幾個圈,
利用強大風力把身上的「晦氣」吹掉。
養菌室都是陰暗潮溼的,看著一整排的菇菇快長大了,口水都流下來了。

店裏也賣著各式各樣產品,
還有杏鮑菇香腸、香菇絲、香菇鬆、杏鮑菇丸、還有新鮮的菇菇組合。
就這麼地,有吃有玩的鹿港,假日裏都是人潮滿滿,
這些古老的傳藝保持不易,要看要趁早,
誰都不知道哪天某個行業就這樣在台灣消失了,你說是不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